自古以來,有不少關於因果報應的論述。《易經》說:積善之家必有余慶;積惡之家,必有余殃。又說: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


 


儒家說:為善,降之百祥;為惡,降之百殃。道家說,人之禍福來源於祖先之善惡,子孫須承負先人之善惡報應。佛家提出因果說,提出因果通於三世,認為人之禍福全來自前世之善惡,今生之善惡又影響來世之禍福。


禍福無門,唯人自招;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。佛經認為,世上決無無因之果,也決無無果之因。


 


因果報應乃人和事物發生、發展、變化、結果之規律。行善得福報,行惡得苦報。行善是因,福報是果;行惡是因,惡報是果。因能生果,果必有因。小善行得小福報,大善行得大福報;小惡行得小惡報,大惡行得大惡報。


 


因果報應從來就有,遠在兒孫近在身。生事事生君莫怨,害人人害休怪人。欺善欺心損福壽,不仁不義必孤貧。為人處世須自律,積德行善是修真。而在《因果經》中則說得更清楚了:今生為何無好報?前世負義又忘恩。萬般自作還自受,今生受苦怨何人?莫道因果無人見,善惡報應從來真。勸君行善多積德,定能修心成真人。


 


古今有關因果報應述舉之不盡,既然因果報應是存在的,那麼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的行善積德為上,時刻想著慈悲為懷、為民請命、為人作好、利眾利他。怎麼才算善事呢?生活中時時有善事可做,處處有好事可為。諸如惜物放生、救死扶傷、助貧濟困、護弱幫殘、尊老愛幼、勸善止惡、從善行好、治病解危等等,凡是於國、於民、於人有利之事,急人之難、解人之困之事,都為好事,都應樂善好施,見義勇為。做好事應從小事做起,勿因善小而不為。這樣,好事做多了,做久了,就能積累善行養成道德,而精神智慧就會自然得到,聖人的思想修養也就具備了。


 


因果報應的觀點,好事做多了,善事做久了,就必然會得到好的報應的。


好的報應會是什麼呢?佛經所說,人於世間慈心行善,會得到五種福報:1、壽命增加;2、身心安健;3、不為刀兵虎狼毒蟲所害;4、死後得往生極樂世界;5、天上壽盡,再生為人則長壽而少病。


 


做惡事總是令人同仇敵愾、神憎鬼厭的。究竟哪些是惡事呢?


佛經所述,十惡乃:1、殺生(殺人害物);2、偷盜(自取侵吞);3、邪淫(拐騙奸淫);4、妄語(說謊失信);5、綺語(說黃論邪);6、兩舌(挑撥是非);7、惡口(惡語罵人);8、貪欲(貪財求色);9、嗔恚(暴怒怨恨);10、詭痴(詭計邪痴)。


 


做惡事,必有惡報。依佛經所述,十種惡報:1、五根不具(手足殘廢);2、老孤無子(鰥寡孤獨);3、唇缺嘴裂(五官缺損);4、瘡毒不斷(難治難好);5、少小孤寒(無親無故);6、形體毀折(嚴重殘廢);7、挨飢受苦(難以度日);8、多病多災(生無宁日);9、橫禍臨身(死得悲慘);10、地府受刑(死入地獄)。


 


不是不報,時辰未到


有人問,有些人做了不少善事、好事,為什麼在他一生之中不見有善報的事實呢?相反,有些人坏事做盡,惡貫滿盈,為什麼在他的一生中,也不見有什麼惡報呢?


表面上看來,這些人在其生前好象還不見有什麼報應。實際上,任何人作了善行或惡孽,都必然會有報應的,而且時刻都在報應著。這里,有几種情況需要分清:


1、有些人前世或其祖輩作惡多端,留下極大的罪孽,需要在其本世報應。其本世遭受挫折、災難和病苦,或者貧困潦倒,坎坷度日,這正是前世作孽的惡報。雖然其本世幡然悔悟,刻意行善,但其善行仍抵銷不了其惡孽,只能是減輕或逐步抵銷其惡孽,這減輕或抵銷不就是報應嗎?當其惡報未盡時,當然就不會有善報的事實發生了。


2、同樣,有些人前世或其祖輩行善積德,功績卓著,留下很大的福祿需在今世報應,所以今世其當大官、賺大錢、揚大名、享大壽。雖然其本世惡行累累,罪孽深重,但當其善惡不能互相抵銷時,其當然繼續享受他應享的福報,直至享完為止,才開始遭受其作惡所應得的惡報。佛經說因果通於三世,就是這個道理。有些人當了大官,建了大屋,享了大福,富貴榮華,風流倜儻,這是他在享受其前世的善報。但一旦他享受完了,而又不自重自愛,謹慎行事,好自為之,而是憑借有職有權,有錢有勢,貪污受賄,為所欲為,造成滔天大罪,判刑或者槍斃。這不就是善報享盡,進入惡報的結果嗎?


3、有些人,其前世或祖輩並沒有什麼善行或惡孽,為人平平凡凡,並沒有留下什麼善惡於本工報應的,這種人,如果於本世也是安分守己平庸無奇的,既不行善,也不作惡,則沒有什麼因果報應可言。如果其行善積德,或者罪惡深重,而又來得及於本世報應的,則會於本世報應,若來不及,則推於來世或禍及子孫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又瑄又慈寶貝 的頭像
    又瑄又慈寶貝

    又瑄又慈拔拔的部落格

    又瑄又慈寶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